
帶著鋼琴去旅行 – 盧易之
五歲習琴,盧易之便展現了極高的天份;對於一位接受正統鋼琴教育的學生來說,學琴、練琴、上台就是不變的三部曲,這個循環,不斷地在每個學習階段重複著。
都說古典音樂是一道窄門,然而不經嚴格地訓練與篩選的過程,人類要如何接觸藝術的最純粹核心?西方的音樂巨人們,帶著先天的創作靈感與慾望,加成了後天的機遇與努力,方能從土壤中站起,挺立於各個時代,而留名歷史中。盧易之作為一位東方出生、立志專精於鋼琴演奏的音樂家,為了站在巨人的肩上遠眺更悠遠的音樂版圖,他決定在十七歲那年渡海求學,踏上浸滿歷史的土地,用最正宗的語言學習。
幾千個日子過去,在維也納拿了碩士,又在柏林得到最高演奏家文憑後,一個青年鋼琴家的輪廓逐漸形成。如同各種現代、前衛的音樂風格,古典音樂需要旅行,需要離開與抵達來豐富音樂家的人生履歷,以及其音樂內涵。盧易之的演奏足跡遍及歷史悠久的維也納金廳、柏林愛樂廳、以及臺灣、日本、荷蘭、斯洛伐克、羅馬尼亞、義大利、美國等地的重要音樂廳。
在錄音作品方面,盧易之至今已錄製布拉姆斯、蕭邦、台灣作曲家洪綺蓮、陳泗治、及德國作曲家Adolph Kurt Böhm 的鋼琴作品集,在2012年,他的專輯《My Chopin; My Brahms》獲得了傳藝金曲獎「最佳演奏獎」的肯定,而在今年,由盧易之演奏的台灣重要民族樂派作曲家陳泗治作品集《台灣素描》,再次榮獲了傳藝金曲獎的提名。
在完成鋼琴家的輪廓之後,盧易之決定再次踏上旅途;這次的上路已經不是獨自一人了,服兵役時期誤打誤撞認識的好友們,幾個大男生出錢出力,貢獻自己所學,完成了一座以重型機車牽引,能在台灣四處移動、上山下海的鋼琴。這是「帶著鋼琴去旅行」的瘋狂環島演奏計畫。在2013年,他們讓鋼琴在台灣每一個有人、有土地、有感情的地方出現了。
在外面的世界走了好大一遭,又回到生長的島嶼繞了好幾圈,鋼琴把盧易之推向異鄉,又命定似地拉著他貼近土地。如今,這個一直展心遨遊的鋼琴家,在黑與白之外塗上了屬於自己的色彩。這些色彩有些複雜,又非常細膩,就算閉著眼睛也能從音符中看到,就像他帶著鋼琴走過的每一塊土地。
開幕場
P Festival 2014

Buy Ticket
2014.10.4 (六)
盧易之初次踏上Legacy的搖滾舞台,他將以沙龍形式,一邊介紹他精心挑選的曲目,一邊演奏給對古典音樂或許還不甚了解的你,在輕鬆的對話中,你將了解古典音樂和搖滾樂有一樣的熱情。(詳細介紹)

Buy Ticket
2014.10.4 (六)
由兩台鋼琴、一台電鋼琴和一台合成器組成的「鋼琴城堡」將完整呈現在舞台上,如此豪華陣仗的作為開幕演出,是鋼琴愛好者及獨立樂迷不可錯過的盛事。(詳細介紹)
作品、獎項
2012台灣金曲獎『最佳演奏獎』(My Chopin; My Brahms)
2009奧地利貝多芬國際鋼琴大賽第五名
2008德國許那貝爾鋼琴大賽第二名(首獎從缺)
2007仙台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組第二名
2007羅馬尼亞貝多芬國際鋼琴大賽第二名
2006奧地利Gradus ad Parnassum音樂大賽第一名
2005斯洛伐克胡邁爾國際鋼琴大賽第二名
2004西班牙瑪莉亞卡納思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組第二名
2004奧地利Wiener Pianisten國際鋼琴大賽第二名
2003奧地利Rombro Stepanow鋼琴大賽第二名
2003西班牙San Sebastian國際鋼琴大賽第二名
2002臺北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第三名
2002奧地利Sato Dichler音樂大賽第一名
2001斯洛伐克Piano Bratislava第一名
1999中華民國協奏曲鋼琴大賽中國作品詮釋獎
1997山葉鋼琴大賽第三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