擷取聲音的情感空間 – Nils Frahm

Nils Frahm身為一個德國鋼琴樂手,同時也擁有自己的錄音室,代表的是,關於錄音、擷取聲音的面向,他是相當有意識地認知到這方面的重要性,但這不只是僅僅紀錄捕捉聲音而已,他還深刻地了解聽眾的角色,如何去轉變聽眾的心境,留下腦海印象。錄音與聽眾,這之間的概念造就了感覺的經驗,更是Nils Frahm在2011年的專輯《Felt》獲得國際知名度的開始。

細緻的感覺經驗

《Felt》專輯的緣由,其實是不想去打擾聽眾,而這聽眾就是他的鄰居。他用較厚的毛布包覆鋼琴的擊槌,溫和地彈奏,以及改造弱音踏板,才不會在晚上打擾到他人,但卻是這樣,他發現聲響被抑制的鋼琴音,是如此的特別細緻。但這只是其中一部分,Nils Frahm接著將麥克風貼近琴弦表面,試著捕捉這微弱、優雅的聲音,他利用錄音的技巧,將麥克風擷取聲音的敏感度調到極高,打個比喻,就像是聽覺被放大了很多倍,能夠接受到更大範圍、更細緻的聲音。而就是因為如此,可以聽到鋼琴聲響伴隨著許多環境音,木頭的碰撞聲,甚至是任何細微的摩擦聲,簡單地來說,聽到的是一團塊的空間聲音,粗糙卻細緻,有堅定的琴音,也有近似沉默的耳語。

環境與空間的重視

重視聽眾與錄音態度,同時表明出Nils Frahm對現場演出與環境空間的重視,他說:「空間改變表演。表演總是被某些因素所決定,而就是觀眾、我當晚所使用的樂器、以及共振的空間,這就是風水。」台下的反應會影響到台上演奏者的表現,對他來說,演出是針對觀眾,而不是聚焦於樂譜或演奏者的自溺。Nils Frahm相當明白空間與建築,這共振的環境圍繞著我們,有著極大的影響力,所有事物在空間中,有韻律地振動,伴隨著能量。Nils Frahm利用這流動的能量,展現出他的即興技巧與風格。2013年的現場錄音專輯《Space》,就是由三十場表演中,挑選出錄音裡面,哪些為最佳的時刻、地點與氛圍,一張現場專輯,成為他過去歷年來專輯的縮影。

Nils Frahm的即興與音樂

雖說Nils Frahm注重空間當下的即興靈感,但實際上,若要定位他的音樂風格,將會是一個不好歸類的例子。雖然有接受數年的古典樂訓練,他卻不專精於樂譜演奏;深受爵士樂的影響,卻未曾選擇系統的科班學習。他成長期間,因為身為攝影師的父親,被當代音樂指標ECM唱片採用照片,為許多專輯封面,讓他開始接觸許多當代音樂大師的作品,諸如極微主義的Arvo Pärt、世界音樂與融合爵士樂手Ralph Towner,然而爵士鋼琴大師Keith Jarrett的作品,更是他極為熟悉的對象,許多歌曲都能找到這些影子。但Nils Frahm的特殊角色,讓他不屬於任何音樂標籤,在古典鋼琴演奏會,他不彈奏莫札特,在爵士樂演奏中,他不彈標準曲,近年來,更可以看到Nils Frahm的名字出現在著名的獨立搖滾音樂祭場合中,但他卻覺得自己格格不入這種音樂祭的開放場合。 他的即興,本質上更是一種因地制宜的揉合,他的空間可以屬於古典樂的城堡、爵士樂的列車,或環境合成器的宇宙空間營造。他曾表示,他會受到獨立音樂的重視與關注,他覺得是由於他們共同擁有不妥協、自我創造與試圖想要影響聽眾的基本原則。他為空間與聽眾彈奏,姿意地調整他的即興,丈量即興空間的範圍與注入聽眾的感覺經驗。

Nils Frahm 第一本自選樂譜 “Sheets Eins"

揉合的情緒、即興的空間

Nils Frahm的表演就像是一場鋼琴鍵盤饗宴,他成痴地使用經典合成器,如德國電氣搖滾必備合成器Juno-60、融合爵士樂的經典合成器Fender Rhodes,以及基本的直立鋼琴與平台鋼琴,如此壯觀的陳列,聽眾不只能聽到經典合成器的絕妙音色之外,更可以貼近他是如何觸動聽眾的情緒,藉著細緻的聲響即興揉合,空間的營造,演奏者、聽眾與樂符,都栩栩如生的躍動著。

P Festival 2014

鋼琴對話:盧易之 & Nils Frahm

Buy Ticket

Buy Ticket

2014.10.4 (六)
盧易之初次踏上Legacy的搖滾舞台,他將以沙龍形式,一邊介紹他精心挑選的曲目,一邊演奏給對古典音樂或許還不甚了解的你,在輕鬆的對話中,你將了解古典音樂和搖滾樂有一樣的熱情。(詳細介紹)

Buy Ticket

Buy Ticket

2014.10.4 (六)
由兩台鋼琴、一台電鋼琴和一台合成器組成的「鋼琴城堡」將完整呈現在舞台上,如此豪華陣仗的作為開幕演出,是鋼琴愛好者及獨立樂迷不可錯過的盛事。(詳細介紹)

Nils Frahm 歷年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