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8年出生於德國弗萊堡的女性即興音樂家家Andrea Neumann,曾於柏林Hochschule der Künste學院接受正統古典鋼琴的訓練;然而真正引發Andrea Neumann興趣的,則非制式的鋼琴音樂演奏,反而是聲響,以及鋼琴的內在結構。透過對共振板(即響板)、制音器等鋼琴「內部」功能的了解,Andrea Neumann對鋼琴有了重新的表演方式。
Read More›P Festival 2014年的表演即將進入尾聲,首次推出這個音樂節,台灣的觀眾給主辦方的回饋常常是極端不同的意見。顯示活動已吸引習慣於不同場景的觀眾。
Read More›這個星期五就是PFestival的最終場了,我一開始規劃這個音樂節的時候,參考的對象其實是「絕色影展」。
Read More›P Festival 本週四10/9登場的是台灣新古典樂團Cicada,這場演出對他們的意義重大,不但是首次在誠品表演廳挑戰不同場域的演出,同時也將與心儀已久的新古典鋼琴家Rachel Grimes台美合作,並且獻上一夜限定的四手聯彈、影像即時配樂大合奏!
曾被Rachel 稱讚她們活在同一個宇宙的Cicada首腦江致潔,在這篇Q&A問答中,字裡行間展現出心臟快要跳出來的雀躍。
Read More›此時此刻,我的靈魂是一塊崩潰邊緣的奶油,萬一被哪雙過於溫熱的手捧起,恐怕就要融化成一灘濁黃帶泡的液體,何其不堪!
Read More›因為「P座談 黑白講」的關係我們與朱柏麟老師幾次見面,發現他雖然81歲了,依舊硬朗;很高興老師可以將這篇他寫於民國73年刊載自「調音家工會月刊」的文章讓我們轉載,我們一字、一句的從紙上移到網站上,也一字、一句的深刻了解這位調音大師的專業、熱情。
Read More›Nils Frahm 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錄音室,這是創作者們最渴望的終極夢想。得到了能夠自由使用的錄音資源後,便意味著創作者能夠更有系統地收納整理自己的想法,也有更多的空間與時間進行更多的聲音實驗。然而,對於Nils Frahm,這位擁有擁有異於常人好奇心的青年鋼琴家、創作者、錄音工作者來說,位於柏林,一手打造的Durton Studio,其實是扇通往他腦海中奇幻音符國度的傳送門。
Read More›德國鋼琴家和創作者Hauschka自九歲開始學習古典鋼琴,後來也接觸爵士演奏,有著深厚的鋼琴演奏基礎,天生對於聲音變化敏銳的他,在聽覺和視覺上的也有著聯覺,因此並不滿足於古典音樂的演奏,於是,他開始了「預置鋼琴」,不僅探索鋼琴世界,也延展他所探詢的世界,以優雅的姿態、具實驗性質的創造,於2004年發行首張專輯。
Read More›Nils Frahm 這個名字開始在台灣出現時,正是他職業生涯一個重大的轉折。2012年,即將邁入三十歲的Nils,正是拇指意外受傷的漫漫復健期,卻忍不住滿溢而出的創作欲望,決定錄製一張輕量化的專輯《Screws》送給等待已久的歌迷與自己。
Read More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