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Peter Broderick 最新專輯《Parthers》,重新詮釋 John Cage 1948 年作品 “In a landscape”
將於10/1來台的美國多重樂器能手 Peter Broderick 重返新古典氛圍新作,以 John Cage 作為發想,利用鋼琴把玩機運作曲。
以John Cage為啟發,把握本質巧妙的「機會」,再加著Peter Broderick的往常,將細膩的生活片段織入。《Partners》以連續放送的方式,展現Peter Broderick 不同面向的總和。有時是以民謠曲風的唱作形式出現,或展現其擁有多項樂器演出的才能,以溫婉的作曲描繪環境片段;抑或成為配樂家,為舞蹈以及紀錄片作景;也能是位製作人,與烏克蘭鋼琴家Lubomyr Melnyk合作、製作其在Erased Tapes發行的第一張作品《Corollaries》。
2016年新作《Partners》中樞為John Cage啟發的靈魂,無法捉摸且迷人的巧合—「機會」。開頭可聽見Peter Broderick唸著以John Cage的Mesostics poem為寫作基準的詩詞。聽似斷裂的組合,是由擲骰子所決定一切排列與語詞順序,奉持著純然以機率為題,連專輯名稱“partners”也只因是最後一首詩的最後一個字而成立。
重新詮釋John Cage 1948年作品“In a landscape”是構成《Partners》運轉的心臟。保持原作的滋味、踩著兩片延音踏板,使這些因為巧合而集聚的音符自個產生微妙的空間感。反覆聆聽、拆解“In a landscape”,也使Peter Broderick有了自己的實驗作—“Under The Bridge”。同樣以擲骰子的方式完成,決定音符編排的序列,與“In a landscape”有著相同零碎的構成,再添著微弱的背景音,宛若團聚而起的輕盈空氣塊。緊接著早已演出多次的舊作“Carried”,標誌性柔和的人聲循環、隨之爬升的琴音延長反覆著主題弦律,構起情意滿滿的牽魂柔軟。在“Conspiraling”也可聽見人聲與錯落的琴鍵聲合而為一的微妙相疊;或獻給他在荷蘭留駐時所認識的朋友,析取“In a landscape”幾段落而成的“Niek Mountain”。雖僅是鋼琴聲與不同環境音、人聲的搭配,卻可以明顯感受Peter Broderick在小細節中躍動的溫和與親近。
最後一首,歸來Peter Broderick乾淨的嗓子。“Sometimes”是翻唱愛爾蘭詞曲唱作人Brigid Mae Power的作品,收錄在今年甫發行,Peter Broderick也一同參與錄製的同名專輯。保留著因彈錯的碎念,延長作品中常態的日記感。而後忘情而微微顫抖著的嗓音,彷彿瞬間壓縮到只有一人存在的暫留時空。
因緣際會走進了John Cage的思維裡,Peter Broderick 選擇將自身從音樂中脫離。這次,他不聽任何成品,一切交由製作人決定。《Partners》盡像是許多零碎因素下能展現的最大巧合,每一寸的細膩與規矩孕育著出現的機會。正如Peter Broderick所想像的場景:在未來的某一天裡走進咖啡店,突然聽到《Partners》,成為那些生活中的不同平行線交疊而聚發的那一刻。 (Words by Joanna)
專輯曲目:
01. Partners
02. In A Landscape
03. Carried
04. Under The Bridge
05. Conspiraling
06. Up Niek Mountain
07. Sometimes
Peter Broderick 最新專輯《Parthers》新專輯 立即購買
(由德國鋼琴家 Nils Frahm 所發起的Piano Day,2016 紀錄影片中有許多 Peter 的專訪片段)
P FESTIVAL 2016
10.1 (六) @ 臺灣大學藝文中心雅頌坊

已結束
鋼琴只是他的樂器之一。通常會提到他的,都是重度獨立樂迷,其中也不乏在大型音樂祭的朝聖之旅才被Peter深深打動的樂迷。是什麼神奇的魔力,讓Peter能在大團林立的音樂祭裡,憑著單槍匹馬的身影迷惑素昧平生的觀眾呢?

已結束
世界上存在很多這樣的音樂家,他們的現場演出不是在於聲勢或者技術,而是演出時的「現下感」,好像時間真正回到我們身上,那是一種很簡單,也很難得的體驗。